首页

美女王调教

时间:2025-05-29 13:16:06 作者:静音训练、静音吃饭!这座军营为何要无声? 浏览量:59307

上海利西路的弄堂里

驻扎着一支特殊的部队

他们的营区

与居民楼融为一体

为了不打扰居民生活

武警官兵

一直执行着“无声”的军令

没有起床号,没有口令

他们的声音不能超过80分贝

武警上海总队某中队

驻扎在上海利西路的弄堂里

营区与居民楼融为一体

为了不打扰周围居民的生活

这支部队没有起床号,没有口令

取而代之的是手势指令

中队指导员李昊昊介绍:

“如果早操下队列口令

声音会比较大

会影响到休息的居民

所以我们用无声口令来代替

我们早操训练时不能踏步

踏步会发出嗒嗒的声音”

不仅如此为了日常提醒大家注意音量

营区大厅、楼梯口等地

都放置了分贝仪

标准是80分贝

人们日常对话音量约是50至60分贝

但稍用力拍手

音量就超过80分贝

而战士们在军营里的所有行为

包括说话、走路、吃饭

都不能超过80分贝

因为场地有限

部队日常训练在30平米的楼顶进行

与附近居民楼的窗户仅5米之隔

正常的突刺训练是喊杀冲天的

可这里的战士们却

只张嘴不发声

中队指导员李昊昊说:

“一些新同志

刚下到单位时不适应

感觉被束缚了手脚

但是经过‘老带新’

他们慢慢形成了习惯和自觉”

这份“无声”的坚守

也赢得了附近居民的认可

从“入沪不入户”到“军营无声”

他们把先辈的精神延续至今

武警上海总队多支部队的前身

参加过解放上海战役

1949年5月27日

上海解放胜利后的第一个清晨

市民们打开家门

惊奇地发现马路边上

睡满了身穿黄布军装的解放军战士

刚下过大雨的街道湿寒漉漉

战士们怀抱枪支和衣而眠

坚决遵守“不入民宅”的纪律

上海战役的见证者回忆:

“我活了这么久

没见过这么讲纪律的”

76年前的先辈们把《入城守则和纪律》

挂在背包上向上海行进

76年后

驻守在弄堂里的武警官兵

也人手一份《军营无声八项守则》

把“入沪不入户”的精神

刻印在心中

从“入沪不入户”

到“军营无声”“军令无声”

变的是时间

不变的

是刻在人民解放军骨子里的纪律

体现了一支军队的优良品格

这种品格

在震天炮火中

也在寂静守护的万家灯火中

  监制丨刘一鸣

  主编丨张聪

  记者丨刘干 赵怡婷 关树声 郑张昀

  刘宇峰 万禹佳 李军学 赵乾

  (央视军事微信公众号)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巴黎奥运)“剑神”张家朗卫冕 中国香港创奥运最佳战绩

此外,作为亚洲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自然博物馆,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馆国庆期间也连续多日爆满。“平均每天的人流量都在万人之上。”安吉馆的工作人员陈余说,国庆期间,该馆的“人类的奥秘”特展持续火爆,引领观众探讨人类起源,思考人类走向何方。

冰雪消融 看多地候鸟翔集 迁徙画面美如画

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骆源:有的常委委员、部门、地方、全国人大代表和专家提出,工作秘密不是国家秘密,但实践中大量存在,应当予以规范,加强管理。宪法和法律委员会经研究,建议将有关条文修改为:“机关、单位在履行职能过程中产生或者获取的不属于国家秘密但泄露后会造成一定不利影响的事项,根据工作秘密管理有关规定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英勇民警深夜跳湖救人 他说:“我年轻,应该挑点担子”

在川期间,驻华使节们体验传统非遗项目、参访三星堆博物馆和都江堰,品悟历史文化之美;到访成都青白江国际铁路港、参加四川企业推介会,感受经济发展脉动;走进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欣赏新农村幸福生活画卷;还前往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与憨态可掬的大熊猫相遇。

国产新一代绿色节能环保型集装箱船外高桥口岸完成查验手续

部分患儿家长听从网络建议,自行给孩子服用阿奇霉素、布洛芬、愈酚甲麻那敏“三件套”不可取。首先,部分孩子出现了咳嗽高热的症状,可能并不是支原体感染,而是病毒感染,不需要服用抗菌药物。其次,阿奇霉素是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为处方药,需要在医师或药师指导下使用,不推荐自行服用。医生会根据孩子的体重、临床表现和病情来调整用药。对症治疗是可以的,但是不推荐用复方制剂。

香港国安法生效后已有291人因涉嫌危害国家安全被捕

在去年举行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主席提出,愿同各方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新阶段当如何作为?在这次座谈会上,总书记作出新的系统部署。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